“我们家老头子都走了个几月了,我一句道歉都没有收到啊,检察官!我们家都是老实农村人,我就想要个说法,要个公平的结果!”一受理这起交通肇事案,通州湾示范区院的检察官就接到了被害人妻子黄老太的电话。黄老太已年过七旬,通话中情绪激动,一度不能自控。这让检察官意识到,这件涉及农村地区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背后风险与矛盾重重。
突发的车祸
2020年10月31日,家住如东县大豫镇凌港村的石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与电动车驾驶人袁某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认定,被告人袁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事发后,袁某因年近七十且患有诸多基础性疾病未被收监,态度消极拒绝赔偿,扬言宁可“坐牢抵债”。黄老太一家本就对石某的突然离世难以接受,又因袁某未有歉意表示,对案件进展情况有所不满。
一揽子化解方案
受理案件后,为尽快化解矛盾,刑事部门检察官立即向控告申诉部门移送了线索。该院曹卫星检察长了解情况后主动包案,成立办案组,制定了一揽子矛盾化解方案。
经走访调查,黄老太患有小脑萎缩,常年吃药,原与被害人石某共同生活在凌港村,二人育有一子石某海。石某海是六位家庭成员的主要经济来源,石某经常打零工补贴家用,生活拮据。因黄老太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检察官及时启动程序,为黄老太申请到国家司法救助金1.5万元,缓和了紧张情绪。
另一方面,检察官们一次次上门与袁某沟通,借助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合力,说服袁某认罪赔偿。然而袁某经济条件有限,双方就赔偿数额分歧较大。检察官多次组织协商,发动袁某亲属参与,双方最终达成合意,签署了和解协议。
一声感谢一面旗
近日,黄老太携全家专程来到通州湾示范区院,为检察官们送上了绣着“为民服务、秉公执法”的锦旗。
“检察官,谢谢你们!我拿到了救助和赔偿,这件事算是有了个交代。你们办案是公正的。”黄老太握着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
“我们一直关注对农村地区人员的司法救助和矛盾化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也是我们的职责所系。”该院曹卫星检察长这样说。下一步,该院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履职切入点,加强部门间协作,综合运用好司法救助、刑事和解等方式,切实解决好农村地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